主页 > 政策 > 正文

北汽蓝谷聚焦高端车型、换电业务 锻造核心技术实力

2021-01-12 12:33 来源:华龙汽车网 编辑:秩名
 

日前,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北汽蓝谷)发布了2020年12月份产销快报。快报数据显示,2020年12月,北汽蓝谷旗下产品销量1037辆,全年累计销量25914辆,与去年同期相比销量有所下滑。

2020年上半年,受新冠疫情影响,纯电动对公市场严重受挫,整体下滑超70%,导致北汽蓝谷的竞争优势无法发挥。同时,近几年北汽蓝谷推动“产品向上、品牌向上”战略,2020年恰逢新老产品更替的空窗期,导致销量有所下滑,首款高端量产车型ARCFOX极狐αT也处于上市后销量爬升阶段。

面对形势变化,北汽蓝谷坚持创新发展理念,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回归核心业务和价值创造,聚焦核心技术突破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。在现阶段公司面临经营挑战时,仍保持对研发与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,2020年前三季度北汽蓝谷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4%,持续打造核心竞争力。

聚焦三电技术与换电模式 高端品牌首款产品上市

尽管短期销量承压,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。过去一年来,北汽蓝谷在技术研发、产业布局、产品升级、企业转型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。

作为国内第一家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整车厂,北汽蓝谷在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“三电”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。2020年,北汽新能源“电动汽车三电平台关键技术与产业化”项目获评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,连续三年获得“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”殊荣。专家组评审得出:“项目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每度电吨续驶里程、整车能量回收率、电驱动NEDC工况效率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”。

 

针对冬季新能源汽车用车痛点,北汽蓝谷2020年成功完成了极寒环境下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验证工作,让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全气候电池、低温增焓空调、全气候整车控制三项核心关键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,为新能源汽车突破严寒禁区奠定坚实技术基础。

不仅如此,在2020年,北汽蓝谷搭载固态电池系统的纯电动样车成功下线,被市场认为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。截至目前,搭载固态电池系统的纯电动样车已完成15000公里的模拟用户道路测试。

产品方面,ARCFOX极狐首款量产车型ARCFOX极狐αT的正式上市,发起对高端纯电中型SUV市场的冲击。具备653km超长真续航、4.6s百公里加速等产品优势外,还拥有麦格纳全球豪华制造、华为5G科技互联、α-Pilot 智慧驾驶等多项优势卖点,成为ARCFOX极狐品牌战略落地的第一步。

 

2020年,北汽蓝谷还加速了换电模式的布局和推广,与国网电动汽车和法电中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在新能源汽车推广、换电市场深耕、储能项目应用及V2G等前瞻技术探索。截至2020年11月,北汽蓝谷已在19个城市建成并启用了225座换电站,投入运营的换电车辆达2.2万台,已累计完成换电680万次,换电车辆行驶总里程达到9.5亿公里。

明确未来关键任务方向 持续发力高端电动车市场和换电模式

步入2021年,新能源汽车市场依然充满了坎坷和挑战。为此,北汽蓝谷明确了未来的关键任务,将持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实现从规模化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。

技术研发和产品布局方面,北汽蓝谷仍将坚持纯电驱动技术路线,打造行业领先的三电和智能网联核心技术优势,实现软件定义汽车,加速推进汽车产业“由硬向软”的技术变革。

 

针对高端纯电动乘用车市场,北汽蓝谷将重点打造ARCFOX极狐高端品牌,塑造ARCFOX极狐高端纯电动品牌核心竞争力。按照规划,北汽蓝谷将推出2款轿车、3-4款SUV产品,共计5-6款全新产品。其中,2021年将上市两款新车,一款是跨界车型ARCFOX极狐αS,另一款是与华为合作的搭载5G自动驾驶系统的HBT版车型。在未来,还将推出A级轿跑、A级SUV、B级SUV等产品,持续完善ARCFOX极狐产品线。

 

 

在换电模式上,将基于BEIJING品牌产品与换电及车电分离等创新商业模式,重点巩固加强BEIJING品牌对公换电领域领先优势,打造“对公换电名片”,在北京、昆明等重点战略市场持续强化市场领先地位。

目前,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,但据预测,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万辆,15-30万元区间市场份额达到30%以上。北汽蓝谷将发挥十年积累与优势,着重产品迭代、用户体验、用户服务、用户经营等核心竞争力打造,聚焦高端品牌与换电模式的价值成长点,布局2021,布局未来。

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或互联网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 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,可与本网联系, 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。

友情链接